ArcRan | KOL Infosec Service
SaaS | Product Design & Research
專案期間
4個月
我的角色
Product Designer
使用工具
Figma
Illustration
Miro

KISS 是一款針對KOL及經紀公司而生的資安防護偵測工具。
解決KOL及娛樂經紀公司的痛點,有效率協助管理KOL社交帳戶、設備及信箱帳戶資安風險。
00. 概述
問題 📍
網紅(KOL)和衍生的商業模式已成為當今重要商業活動之一,這樣高價值的商業模式成為有心人士鎖定的目標,導致經營多年、粉絲達百萬以上的社群帳號被盜取、被勒索贖金。受到攻擊後,導致巨私密照片、影片、私人對話或商業機密等遭外洩,網紅的公眾形象和名聲被破壞。但資安知識普遍難以理解、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用戶正面對這樣的困境感到害怕和極大的心理壓力。
解決方案 🔧
-
提供用戶能夠快速了解 自己/旗下KOL 帳戶和設備的資安狀態。
-
使用戶能夠獲得解決其資安風險的方法或指示。
挑戰和限制 🚀
為了在短時間內啟動MVP設計,我們必須對任務進行優先排序,並確保每個功能都可以進行工程開發。
02. 洞察
們深入研究並挖掘用戶的痛點以及實際需求是什麼,我選擇以「半結構化用戶訪談」了解用戶。
我們發現:

Cindy / 25歲
全職美妝 Instagramer
Cindy是一位分享最新美妝產品和時下流行的全職美妝部落客,平常的興趣是研究分享美妝或是穿搭。曾經在經營社群帳號時,有遇過帳號被嘗試被登入,雖然是偶發狀況不會經常發生,但遇到此狀況時不知道如何解決。
-
熟悉的科技產品為手機>平板>電腦。

Emma / 27歲
網紅經紀
Emma是一位在娛樂公司的經紀人,平常需要為多位KOL開發業配廣告、活動等工作,爭取曝光機會,協助KOL行銷計劃。需要協助多個KOL處理經營社群帳號問題。
-
熟悉的科技產品為手機>電腦>平板。

Amy / 36歲
經紀公司主管
Amy 是一位在娛樂公司的主管,平常需要開發創作者商業合作案洽談及執行、協助頻道影片內容方向規劃跟討論並完成專屬於KOL的活動規劃與定位等任務。
-
熟悉的科技產品為手機>電腦>平板。
重新定義問題 🧭
我們發現用戶其實是有了解自己暴露於風險當中、甚至有被嘗試登入帳號、信箱的狀況,但用戶因為對於資安知識不足以及不知該去哪、向誰求助,因此也只能放任風險普露當中,這也造成用戶相當大的心理壓力。

03. 勾勒出想法
-
透過訪談發想User Story Mapping以建構功能及MVP產品。
-
使用線框圖及原型以產生想法。
User Story Mapping

與專案經理根據訪談結果發想 User Story Map 建構功能及MVP產品。
Low-Fi Wireframe
Hi-Fi Wireframe

最後我根據草稿和Use Case設計第一個版本的Wireframe。
03. 解決方案
資安狀態
觀的掌握所有資安狀態
快速掌握風險
-
將風險分類 「email、設備、社群帳號」為資安狀態監控的三大分類,點各分類可以馬上看到正在被監控的內容,以醒目狀態標籤告知使用者目前A-Z的「資安風險分數」
-
透過「小紅點」的狀態通知提示,讓使用者可以立即知道哪些被監控的設備或是帳號出現了需要立即處理的資安風險,並提供處理的方式,直到處理完成後可以點選「問題已解決,不在顯示此警告」,消除此告警提示。

資安評級
將資安資訊分為email及設備,可以分別知道兩大項目的「資安風險分數」,也可以透過最右項「資安評級」直接了解所有項目的綜合評分。管理階層則可以在此頁面一次瀏覽旗下管理的KOL之資安評級,並將評級分數以「紅綠燈」顏色的警示概念,提供使用者快速了解的依據。

網路輿情
資安輿情是將KOL在各大社交平台被提到的相關文章爬蟲到資料庫裡,並分析內容的正負面評價,提供使用在資安輿情介面上立刻知道在哪個平台的討論熱度最高、最多,或是透過正負面的評價過濾優先顯示項目,更針對正負面文章做進一步的瀏覽及閱讀。

網紅管理 /
經紀人清單
依據訪談我們發現較常協助處理網紅帳戶狀況的管理者為「經紀人」因此我們將較多管理網紅的功能放在經紀人的權限上,可以在「網紅管理」裡查看旗下管理的所有網紅,並進入協助管理編輯資訊。 「經紀人清單」則是給最高管理權限的主管用來管理經紀人帳戶。


04. 視覺設計
我透過文字及圖片情緒版,定義出早期的視覺方格走向。依據前期研究,我發想出幾個關鍵字「安心、防護、科技感」為整體設計風格的核心依據。


隨著產品的發展,我正在慢慢地完善組件。設計系統仍處於早期階段,但我很高興看到它已經對工程師來說有用且方便。
User Story Mapping

06. 反思
從模稜兩可開始,做出最好的決策
這個專案最好的經驗就是從模稜兩可的想法開始,透過摸索及研究漸漸製作出有明朗的定位和有價值的產品。
設計研究,研究設計
想更加了解使用者實際的使用體驗及需求,透過使用者談得到的回饋是最多的。如果沒有實際使用它的人的幫助,我們就只能看到我們看到的痛點,而不是使用者看到的痛點,也無法設計出解決他們實際痛點的產品。